Files
ai_novel/novel1/chapters/part_1_火种纪元/section_2_1.md

3.8 KiB
Raw Blame History

1. 物质极大丰富

2046年3月15日日内瓦联合国大厦的穹顶会议厅内全球资源分配委员会正在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林远坐在中国代表团席位上看着全息投影中不断跳动的数据流。会议厅中央悬浮着一个直径十米的动态地球模型上面用金色光点标注着全球1372座正在建设中的聚变反应堆。

"根据最新统计,"秘书长阿德莱德的声音在量子加密频道中回荡,"全球能源供应量已达到去年同期的47倍。粮食生产、淡水净化、原材料加工等基础产业产能全部突破历史峰值。"

林远调出个人终端上的数据。屏幕上显示着令人眩晕的曲线钢铁产量同比增长800%稀土元素回收率突破99.9%海水淡化成本降至每吨0.0003美元。最惊人的是废物回收率——在聚变能源驱动下的等离子体分解技术使得垃圾填埋场正以每天2%的速度被清空。

"林博士,您看起来并不高兴。"坐在旁边的俄罗斯代表低声说道。

林远指向地球模型上非洲大陆闪烁的红点:"看到刚果的钴矿开采数据了吗?单日产量突破五万吨,但市场价格已经跌破开采成本。"

会议厅突然暗了下来。全息投影切换成全球物流网络图,数以百万计的运输路线交织成密集的光网。阿德莱德继续汇报:"全球运输成本下降92%所有主要港口等待时间归零。新加坡港报告显示集装箱周转效率提升至每小时1200标箱。"

一阵轻微的震动从地板传来。林远知道,那是日内瓦郊外新建的磁悬浮货运管道正在测试运行。这套横跨欧亚大陆的管道网络,能够在三小时内将货物从上海运抵巴黎。

"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已经到来。"阿德莱德的声音突然变得庄重,"委员会提议立即启动'基本需求保障计划'向全球每位公民提供每月2000美元的无条件基本收入。"

掌声如雷般响起。林远却注意到地球模型上某个异常数据——南极冰盖消融速度突然减缓了17%。他调出实时监测,发现是部署在南极的数百台大气碳捕集装置在聚变能源驱动下全速运转的结果。

走出会议厅时,林远被一群记者围住。"林博士,您如何看待物质极大丰富可能导致的道德危机?"一位德国记者大声问道。

林远停下脚步:"你们有没有计算过,维持这种'极大丰富'需要消耗多少氦3"不等回答,他指向远处正在建设的太空电梯基座,"那座电梯每天能将五千吨物资送入近地轨道但它消耗的氦3相当于开采三个月球表面土壤。"

记者们愣住了。林远继续道:"物理定律从未改变,我们只是暂时绕过了某些限制。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当所有容易获取的资源都被消耗殆尽时。"

回到酒店房间,林远站在落地窗前俯瞰日内瓦湖。湖面上,数十艘自动清洁船正在聚变动力驱动下清理微塑料。远处,一座新建的垂直农场在夕阳下闪烁着金属光泽,其产量足以养活整个瑞士。

他打开终端调出一组加密数据月球氦3储量动态模型。曲线显示按照当前消耗速度易于开采的表层氦3将在18年内耗尽。而要开采更深层的氦3所需能量将呈指数级增长。

窗外,一架无噪音的聚变动力飞行器掠过湖面,投下转瞬即逝的阴影。林远想起导师的警告:"文明最大的危险不是资源匮乏,而是在虚假的丰饶中忘记物理法则的铁律。"

他关掉终端,湖面倒映的霓虹灯光在数据消失的瞬间重新变得清晰。那些灯光背后,是无数正在享受物质极大丰富的人类,他们还不知道,物理法则编织的牢笼,正在无声地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