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KiB
3. 物理诅咒初显
2046年9月3日,日内瓦郊外的地下控制中心里,林远盯着全息屏幕上那组异常数据,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控制台边缘。新一代超大型强子对撞机LHCX的环形隧道在脚下延伸,直径达100公里的庞然大物此刻正以100TeV的能级运行着人类历史上最高能量的粒子对撞实验。
"第十三次全功率对撞准备就绪。"项目主任克莱因的声音从通讯器中传来,"能量峰值将达到10^15 GeV,是金乌聚变装置核心能量的十亿倍。"
林远调整着面前的量子场分析仪,视网膜投影上不断刷新着复杂的费曼图。作为特邀观察员,他本不该干涉实验进程,但月球上那些诡异的氦3晶体结构一直萦绕在他心头。某种直觉告诉他,这次对撞可能会揭示更深层的真相。
"开始倒计时。"克莱因宣布,"五、四、三、二、一,点火!"
控制中心的灯光瞬间暗了下来,所有能量都被输送到那台巨兽般的机器中。林远感到脚下的地板传来细微的震动,仿佛地壳深处有某种远古生物正在苏醒。主屏幕上,两道质子束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迎头相撞,探测器阵列立刻被海量数据淹没。
"上帝啊..."克莱因突然失声惊呼。
林远猛地抬头,看到主屏幕上本该显示粒子轨迹的区域,此刻却呈现出一片混沌的雪花噪点。不是普通的信号干扰,而是某种具有规律性的几何噪声——无数细小的六边形图案在噪点中若隐若现,像是一堵无形的墙在阻挡探测。
"所有探测器都失灵了?"林远快速调出次级监测数据,却发现同样的异常出现在每一个频道上。
"不,探测器工作正常。"克莱因的声音有些发抖,"是物理规律本身在10^15 GeV能区消失了。就像...就像撞上了一堵墙。"
林远的手指在控制台上飞舞,将异常数据与月球氦3晶体的量子特征进行比对。当结果跳出来时,他的血液几乎凝固——匹配度高达89.7%。
"再次提升能级。"林远突然说,"我要看10^16 GeV的数据。"
克莱因犹豫了:"这超出了安全协议..."
"就这一次。"林远的声音异常坚定,"我有理由相信我们正在触碰某种宇宙级的秘密。"
第二次对撞的倒计时在紧张的氛围中开始。当能量峰值突破10^16 GeV的瞬间,主屏幕上的噪点突然重组,形成七个嵌套的二十面体图案,每个顶点都闪烁着诡异的蓝光——与月球氦3晶体的发光模式完全一致。
控制中心一片死寂。所有人都盯着那组在数学上完美到令人恐惧的几何图形,它们悬浮在屏幕上,仿佛在无声地嘲笑着人类的探索欲望。
"这不可能..."克莱因喃喃自语,"自然界不会产生这种精确的几何结构..."
林远的终端突然震动起来。月球基地发来的紧急通讯自动弹出:"第谷环形山空洞内壁的氦3晶体正在同步发光!频率与你们实验数据完全吻合!"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全球量子通讯网络在同一时刻出现了相同图案的干扰。从上海的超算中心到纽约的金融网络,无数终端屏幕上闪现出那七个嵌套的二十面体,持续时间恰好1.3秒——与LHCX对撞脉冲的持续时间分毫不差。
"立即终止实验。"林远的声音在颤抖,"我们可能触发了某种...宇宙级别的警报系统。"
当对撞机缓缓停机时,林远调出了所有历史数据。一个可怕的模式逐渐清晰:每当人类科技接近某个临界点,就会遇到这种看似物理规律、实则可能是某种人为设置的屏障。从聚变能源的突然突破,到月球上异常丰富的氦3矿藏,再到今天对撞机撞上的"量子引力墙"——仿佛整个宇宙被精心调校过,既给予文明发展的空间,又严格限制着突破的可能。
"知道最可怕的是什么吗?"林远对呆若木鸡的克莱因说,"也许物理法则不是客观存在的基础,而是某种高等文明施加的...囚笼。"
控制中心的灯光恢复正常,但阴影已经笼罩在每个人心头。林远看向窗外,夜色中的日内瓦湖平静如镜,倒映着聚变时代璀璨的城市灯火。那些灯光此刻在他眼中,突然变成了困在玻璃罐中的萤火虫,自以为在自由飞翔,实则从未突破过透明的牢笼。
终端再次震动,月球基地发来的最新图像显示,第谷环形山的空洞正在扩大,内壁的氦3晶体排列成与对撞机数据完全一致的二十面体矩阵。而在图像角落,一个此前从未出现过的符号清晰可见——一个由七个圆环组成的标志,与地球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苏美尔人记载的"天神印记"惊人地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