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
ai_novel/novel1/chapters/part_1_火种纪元/section_1_2.md

3.9 KiB
Raw Blame History

2. 能源归零时代

2045年12月24日格林尼治时间03:17全球能源网络实时监控系统同时亮起刺目的红色警报。

东京电力交易所的量子计算机最先捕捉到异常。屏幕上代表电力批发价格的曲线在0.0001秒内垂直下坠最终定格在0.0000美元/千瓦时的位置。交易算法陷入逻辑死循环,这是它们诞生以来第一次遇到"价格为零"的数学定义。

"不可能..."值班工程师佐藤健二的手指悬停在紧急暂停按钮上方。他的视网膜投影上来自上海崇明岛的实时数据流如瀑布般倾泻聚变装置输出功率已达1200万千瓦且仍在指数级增长。最令人震惊的是Q值——能量输出与输入比——那个曾经遥不可及的数值此刻正稳定在10.3的位置闪烁。

同一时刻,西伯利亚天然气管道控制中心。主管安德烈看着监控屏幕上跳动的数字,突然意识到自己正在见证历史。北溪-7号管道的流量计数值归零这是七十年来第一次完全停运。"通知所有油田,"他的声音在颤抖,"立即关闭抽油机。"

华尔街的能源期货市场在开盘前就陷入疯狂。原油期货价格从87美元/桶直接跌穿0轴触发熔断机制。交易大厅里白发苍苍的石油大亨理查德·洛克菲勒五世呆立在电子屏前屏幕上不断刷新的新闻标题像刀子般刺入他的视网膜《聚变并网成功化石能源时代终结》。

上海超算中心的量子通信阵列正以每秒500TB的速率向全球传输"金乌"的运行数据。林远博士站在全息投影前,看着代表能源流动的金色线条从中国东部辐射向整个世界。他的手指划过东京、纽约、伦敦的实时能耗图表——所有曲线都在急剧下降,而代表可再生能源的绿色区块正在被一种全新的深蓝色吞没。

"这是真正的能源奇点。"林远轻声说。他的助手调出全球碳排放在线监测图,那条折磨了人类两个世纪的红色曲线,此刻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坍缩归零。

巴黎协定的目标被提前25年实现而没人预料到实现方式竟是如此彻底。国际能源署的超级计算机在十分钟内更新了全球能源展望报告到2046年第一季度末传统发电厂将全部转为备用设施。报告末尾用加粗字体标注建议各国立即启动能源税制改革。

但最深刻的变革发生在非洲大陆。撒哈拉以南的微电网一个接一个接入全球聚变网络埃塞俄比亚乡村的孩子们第一次在夜晚看清课本上的字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AI在评估报告中写道"全球能源贫困将在72小时内成为历史名词。"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玛莎·陈教授正在直播解说:"这不是简单的价格波动而是经济范式的彻底颠覆。当能源成本趋近于零时整个GDP核算体系都需要重构..."她的全息影像突然闪烁起来——全球视频流量在此时达到历史峰值,导致带宽临时过载。

深夜的上海外滩,聚变反应堆的蓝色辉光取代了霓虹灯。黄浦江上游弋的货轮纷纷抛锚停泊——它们的船长收到了航运公司的紧急通知:所有燃油动力船舶即刻停运,等待改装聚变推进系统。江风拂过林远的面庞,他望着对岸陆家嘴依然璀璨的灯光,突然意识到这些光芒的源头已经永远改变。

在阿拉斯加输油管道的终点站最后一滴原油正从阀门渗出。操作员杰克逊下意识地伸手去接黑色液体在他掌心映出扭曲的倒影。三十年的职业生涯在这一刻终结他却感到一种奇特的释然。抬头望去安克雷奇港上空一架刚刚完成聚变动力改装的波音797正划破北极圈的夜空尾迹中不再有碳烟只有电离空气留下的淡淡蓝光。

能源归零时代的第一缕曙光,正照亮这个星球的每一个角落。